風險監測
保險保障基金公司召開保險行業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
5月28日,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保險保障基金”)于線上召開保險行業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魏迎寧,銀保監會、人民銀行、財政部以及北京銀保監局、上海銀保監局的20余名相關負責同志應邀出席。來自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和高校研究機構的80多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2020年一季度保險行業的形勢與風險,并對疫情給行業帶來的影響和疫情后行業發展進行分析。保險保障基金副董事長易誠、總經理助理周伏平參加會議。
專家們分別從人身險、財產險、資金運用三個條線進行分析。人身險方面,受疫情影響,一季度人身險行業規模保費出現負增長,原保費收入增速下滑,但隨著疫情緩解逐漸恢復。從業務增速來看,壽險業務保費輕微下降,健康險業務保持高速增長。短期來看,疫情造成新單保費增長承壓,對賠付影響較為有限。長期來看,疫情激發公眾保險保障需求,促進險企加速提升線上銷售和服務能力。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線下展業逐步恢復,人身險業務低迷局面將有所改觀。
財產險方面,一季度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但增速明顯下滑;行業凈利潤同比減少;車險保費出現萎縮,非車險保費規模增長較快。疫情期間, 車險及部分傳統財產險的保險需求明顯下降,保費收入增速放緩或萎縮,但由于出險頻率有所下降,整體經營成果較好;信用保證保險業務增速放緩、賠付走高。
資金運用方面,行業資金運用規模平穩增長,資產配置結構基本穩定,資金運用收益率同比下降。疫情對資金運用帶來了較大挑戰。一方面,金融市場強力震蕩,權益價格風險增大;另一方面,刺激政策致使全球利率走低,利差損風險加劇;此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潛在信用風險增加。
疫情帶來的并非全是負面影響,疫情防控過程中,保險行業樹立了良好形象,社會風險意識水平顯著提高,部分產業加速推進釋放新的保險需求,線下業務的中斷推動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等,都是險企創新發展的機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