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
《中國銀行保險報》評論員:切實防控金融風險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召開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專題研討班暨監管工作座談會(以下簡稱監管工作會)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對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金融系統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歷史實踐證明,切實防控金融風險,才能有力推動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才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切實防控金融風險,必須打好主動仗?!懊髡叻赖溣谖疵?,智者圖患于將來”。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須有見微知著的本領。要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對金融風險做到防范從嚴、抓早抓小。監管工作會指出,堅持強監管嚴監管,推動“五大監管”在系統全面落實,著力提高監管的前瞻性、精準性、有效性和協同性。協同構建全覆蓋的金融監管體制機制,實現同責共擔、同題共答、同向發力,確保金融監管無死角、無盲區、無例外。
切實防控金融風險,必須牽住“牛鼻子”。監管工作會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從推動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的角度,提出了今后的工作重點之一——深入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轉型。這項工作需要把握的是,堅持分類指導、“一省一策”原則,認真履行監管職責,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制定實施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方案,協同做好風險化解工作。
切實防控金融風險,必須用好辯證法。這就要求深刻理解防風險、惠實體和促發展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根本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只有全面深入做好風險防控工作,才能營造出健康的金融環境,從而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如若風險防控工作不到位,不僅談不上健康金融環境建設,還會影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甚至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做好風險防控的前提下,健康的金融環境亦可有力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并進一步夯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根基。在服務實體經濟中防范化解風險,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中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就能真正實現金融與經濟的良性循環。監管工作會要求,不斷提升經濟金融適配性,全力以赴支持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更好發揮保險業的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大力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
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作為全球經濟增長主引擎的地位不會改變,這也是我們防范化解風險的最大支撐和保障。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把握好快和穩的關系,在穩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時度效,扎實穩妥化解風險。金融風險是動態的,要始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突出重點、把握節奏、精準發力,穩慎化解存量風險、堅決遏制增量風險。既要在化解存量風險上用力,又不能放松對增量金融風險的防范。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監管工作會要求,金融機構要牢固樹立正確經營觀、業績觀和風險觀,應始終堅持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擺在突出位置。要積極參與地方債務防范化解長效機制建設,做好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特別是,金融機構要強化公司治理、轉換經營機制、完善管理流程,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在外部環境日趨復雜嚴峻的背景下,金融機構要堅持穩健經營方式,做好業務合規管理,實現高質量發展。
?。▉碓矗褐袊y行保險報)